找到相关内容414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哀正法灭 悲众生苦 法住学会开办进修研究课程有感

    隐没的话,那么人类的前途还有什么希望呢?  其实佛陀说这话的意思不是悲观,而是鼓勉;法灭不是历史的预言,而是勇气和慈悲的呼唤。当佛教发展出现障碍,历史条件改变,原来的形式不足以应世的时候;,这些话就...

    霍韬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75163842.html
  • 佛教能净化心灵

    布施去转化贪欲心,以慈悲去转化怒心,以智慧去转化愚痴心。佛教认为,"心生则种种法生,心灭则种种法灭"(《大乘起信论》),又说:"若菩萨欲得净土,当净其心。随其心净,则佛土净。"(《维摩诘所说经?佛国品第...

    楼宇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74666030.html
  • 楞严经:正法的代表

      楞严经:正法的代表   宣化上人   在佛教里,所有的经典,都很重要。唯独《楞严经》更为重要。凡是有《楞严经》所在的地方,就是正法住世。《楞严经》没有了,就是末法现前。因此,所有的佛教徒,必须拿出力量,流血流汗来拥护这部《楞严经》。   在《法灭尽经》上说:“末法时代,《楞严经》先灭。其余经典,逐渐而灭。”如果《楞严经》不灭,正法时代就现前。因此,我们佛教徒,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93073693.html
  • 佛法住世期到底有多长[索达吉堪布]

    法灭尽。”],即正法五百年、像法一千年;汉地还有些法师说,正法一千年、像法一千年、末法一万年;藏地普巴派、萨迦派、格鲁派等,也有各自不同的观点(藏地对普巴派的说法比较公认)。尽管种种说法不尽相同,但一般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|佛教|佛法|住世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0/13035691987.html
  • 新戒为何要“五夏学戒”

    一种风气,反而轻视学戒、持戒的人,认为他们不行随方昆尼,而排斥之,这正是法灭的现象。《摩耶经》说:“若年少比丘,亲于众中,毁毗尼,当知是法灭之相。”《涅槃经》也说:一若有人对如来所说“犯突吉罗罪,应入...

    果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0269438.html
  • 东林大佛完成设计即将开始铸造

    信徒最多,这是一个人人都能修行的法门,最易修持,收效最大,是佛教大乘各宗各派的最终归宿。根据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在《法灭尽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等典籍中的预言,佛教传扬分正法、像法、末法三个时期,佛教的末...

    明贤

    |东林大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6/0008154570.html
  • 东林大佛完成设计即将开始铸造

    。根据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在《法灭尽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等典籍中的预言,佛教传扬分正法、像法、末法三个时期,佛教的末法时期以后,各宗派教法纷纷消失,最后只留下阿弥陀佛法门住世百年,救度有缘众生。东林大佛...

    东林寺

    |东林寺|东林大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5/0850569546.html
  • “一心二门”与陆九渊的“心本论”

    境界,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。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,无体可得,唯心虚妄,以心生则种种法生,心灭则种种法灭”【同上书,577b。】。事物是依心而存在的,本无外境而现似外境,全出于妄心的幻现。   所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4253424.html
  • 法与义、法与律的对立

    引起的纠纷,如法灭除,就是现前毗尼等七毗尼。这又称为“灭斗诤言讼毗尼”。“断”是对烦恼的对治伏灭,又称为“断烦恼毗尼”。“舍”是对治僧残的“不作舍”与“见舍”。从古代的解说来看,都是有个人的思想或行为...

    体方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02354869.html
  • 佛教与理学在本体论上的联系

    万物万象皆随心所现。“心者,万法之根本也,一切诸法,惟心所生”(15)“心生,则种种法生;心灭,则种种法灭”(16)“心量广大,犹如虚空……既空则含日月星辰,大地山河,一切草木”(17)。禅宗上述基本...;心灭,则种种法灭”思想的体认。至于陆九渊提出的“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,满心而发,无非此理”,以及“人皆有是心,心皆具是理,心即理也”等命题,更无异是禅宗“心是道,心是理”命题的翻版,是他阅读《楞严》《...

    陈远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4251839.html